“恭喜2号竞买人以13.87万元每亩竞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以70元每亩每年竞得林地经营权……”11月22日上午10:00,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举行了一场自然资源组合供应拍卖会,标的为泸县石桥镇农丰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12余亩,林地经营权715余亩,出让期限30年。随着一锤定音,最终,四川盈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3215436.09元竞得。
“这是自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以来,全国的首宗‘土地+森林’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它的成功交易,标志从单一资源转变为组合资源供应,为我们今后做好更多的土地+其他自然资源供应提供了范例。”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蔡辉介绍。
泸县地处四川南部,据前期摸底调查,农村低效建设用地1.25万亩,低效林地4.33万亩。农户大多在林地上种植松树、杂树等,生长周期长,见效慢,大量林地得不到高效利用,低效闲置建设用地较多。家住泸县石桥镇农丰村的殷君和,有10多亩林地,之前种植的多为松树和杂树,但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见效慢,效益差,只能由其自生自灭。
“没有能力管理,岁数大了,我们管理的话,技术方面又差,也不行,经济效益也不行。”泸县石桥镇农丰村村民殷君和告诉记者。
早在几年前,泸县石桥镇农丰村就想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但苦于无资金,加之部分林地经营权在村民手里,村民担心前期投入大,没人敢尝试。除了大量的林地得不到很好的利用,村上的企业倒闭后,低效闲置的建设用地也无人问津。
“这个企业是2013年关闭的,关闭后一直空起,没有一点利用价值,也没有办法盘活。”泸县石桥镇农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屈自成指着位于该宗地的一处废弃厂房,脸上写满了无奈。
如何破题?2022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自然资源部印发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改革方案,为泸县探索“土地+森林”自然资源组合供应提供了政策支撑。于是,泸县石桥镇农丰村按照农户自愿的原则,将殷君和在内的五户村民的约25亩林地经营权,连同社集体的约690亩林地经营权和12亩建设用地使用权打包,采取入市方式统一流转,实现资源向资产的转变。
“林地这块我们就是拿来种绿竹,建设用地就是拿来建工厂,来加工笋。”此次中标的四川盈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胡运华介绍。
此次交易不仅让社会资本对林地经营权进行合法的取得,同时利用低效用地解决企业合法获取第二产业的难题。
“泸县作为低效利用地再开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及林权制度改革县,此次就是以盘活闲置存量的建设用地为突然口,结合林权制度改革,放活经营权,保障二三产业的项目用地。采用的是‘林地经营权+低效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入市的方式进行资源组合供应,打开了资源组合供应的新局面,同时为‘森林四库’建设,打造‘天府森林粮库’,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泸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熊健表示。
泸县石桥镇作为泸县重点林业镇,集体森林面积7.22万亩,森林覆盖率48%。同时泸县石桥镇与重庆市荣昌区清升镇毗邻,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结合部,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接下来,泸县石桥镇将根据林地现状、资源优势,规划在农丰村建设竹产业发展基地,一期建设规模715亩、总体规模3000亩,幅射周边村、社,预计实现竹产业建设规模10000亩以上,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一是资源交易后,低效的土地得到盘活利用。二是村、社集体获得流转增值收益约85万元后,拟入股用地企业,以持续获得分红,壮大了集体经济组织。三是农户获得林地流转收益和村、社集体入股分红。四是我们农户给老板打工,每人每年的务工收入在1-2万元之间。”泸县石桥镇农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屈自成给记者算了算流转后的收益情况。
首宗交易落户泸县石桥镇,只是开端。接下来,泸县将先行先试,依托统一的交易平台,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体制机制,为全省乃至全国大范围、大规模的各门类自然资源资产交易积累试点经验,探索提供成熟模式。
“下一步,泸县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土地资源+其他资源’等不同形式的自然资源资产的组合新模式,以满足不同市场主体对资源的配置需求,为产业多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泸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张怀华说。
(段涛、黄平、熊文明)
举报/反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