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地下钱庄以“对敲”方式换取外汇取得的涉诈资金能否适用善意取得
2024-09-01    来源:最佳代理人     作者:邢飞虹

何为通过“对敲”方式换取外汇

我国实行外汇管制政策,个人结汇、购汇业务均需凭有效证件在国家外汇局指定银行办理,且不得超过年度总额5万美金的限额。然而,出于兑换方便、汇率等因素,私下换汇现象也普遍存在。就私下换汇的操作模式,试举例说明:A为地下钱庄,B为中国在美留学生。若B从美国返回中国前,希望从A处换取人民币,则可以通过下图方式互换货币。图片

B通过在美国的账户,将100美金转至A在美国的账户;与此同时,A利用其控制的在中国账户将726元的对价转至B在中国的账户。此种方式,可以实现不经过外汇管制即完成换汇。私下换汇属于违法行为,并且在A转入B账户中的资金中存在诈骗资金的情况下,将会引发一系列不利后果。

1


私下换取外汇的法律风险

 私下换汇是以外币和人民币互换,通过境内外“对敲”操作,实现货币价值在国内国外对等交易的行为,属于“变相买卖外汇”。该行为违反了《外汇管理条例》第45条,属于一种违法行为,严重者甚至构成犯罪。

(一)刑事犯罪风险

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第4条,若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针对不特定对象开展变相换汇活动,且达到非法买卖外汇数额达到五百万元以上,违法所得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等情形的,属于“情节严重”构成非法经营罪。另外,变相买卖外汇还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信罪”或“洗钱罪”,甚至可能成为“诈骗罪”“赌博罪”的共犯。

(二)行政违法风险

依据《外汇管理条例》第45条,私下换汇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外汇”的违法行为,外汇管理机关可以给予警告、处违法金额30%以下的罚款。此处援引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即北京金融法院(2022)京74行终145号案例。国家外汇管理局甘肃非管理分局对私下互换外汇的行为人吴某给予警告,并处人民币270,519.25元(违法金额10%)的罚款。

2

收取涉诈资金一方是否一定构成犯罪

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均规定,无论是构成诈骗罪共犯、帮信罪或掩隐罪,均需要主观构成要件必须是“明知”帮助的对象是否在实施犯罪活动。因此,如果只是单纯私下换汇,并不明知对方实施犯罪,则可以排除刑事犯罪嫌疑。

3

司法机关对涉诈资金追缴的法律依据

依据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只有在行为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情况下,才不予追缴,而如果是因为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取得财物的,则应予追缴。那么私下换汇取得的涉诈资金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呢?

4

适用善意取得的难点

首先,私下换汇虽然支付了对价,即便不考虑汇率等因素,由于私下换汇属于“非法买卖外汇”的违法行为,此行为也难言“善意取得”。由于国内这种案例相对较少,此处援引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DBS Bank (Hong Kong) Limited v. Pan Jing [2020] HKCFI 268号判决中的观点: ....通过地下钱庄兑换外币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内地行政法.....如财产是根据违反内地法律的交易转让的,收取该财产的被告人不能被视作已为该财产付出任何价值。于本案中,潘先生经地下钱庄支付人民币及取得美金,该兑换违反内地法律,故该笔人民币在法律上不构成有效的价值,导致潘先生不能依赖“真诚买家”抗辩理据...... 。另外,2021年7月15日,公安部经侦局通过公安部网站留言板块回复:通过第三方(一般是地下钱庄)收取人民币,外贸企业主观上一般是明知途径的非法性,不应适用善意取得,所涉款项应返还被害人。

其次,2020年开展“断卡行动”后,义乌集中爆发了外贸商户银行卡被冻结的事件,为此义乌政府专门成立了银行账户冻结援助中心,帮助商户处置银行卡被冻结事宜。外贸商户银行卡被冻结主要因为习惯性通过地下钱庄结算货款,商户收取货款后,被认定货款中存在诈骗资金,因而银行卡被冻结。义乌银行账户冻结援助中心成立后,也仅是提倡各地公安部门将涉案款项认定成贸易货款,认定商户是合法经营善意取得。从义乌银行账户冻结援助中心的工作成效来看,善意取得的观点也难被普遍采纳。

最后,援引成都中院于作出的(2020)川 01 委赔 14 号案件(详见附件二)中本院认为部分的观点:赔偿请求人高龙泉提交的证据材料,不能证明案涉账户汇入的 148286 元与赔偿义务机关青白江区公安分局正在侦查的电信诈骗案件无关。高龙泉主张案涉款项是其合法善意取得,青白江区公安分局不应冻结,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若主张私下换汇取得涉诈资金适用“适用善意取得”,将面临非常大的困难,若收取涉诈资金的银行卡属于“一级卡”,将面临100%额度退赔的风险。

金融资产

热门新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战略合作章程
Copyright © 2024 中国经济法制报社
主管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发改委国际经济发展促进会
总部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新媒体大厦20号楼
京ICP备2024077443号-1 运维单位:汇晟传媒 (北京)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