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傅承义《地球十讲》,结合历史资料,考古的发现.记忆传说,又自建了 ‘地球、气温考查站’,历经三年显示了十多万有效数据,进行了广泛的宏观研究。运用 ‘唯物辩证法’逻辑推理,发现了‘地核吸能规律’和‘地球内部结构的有机变化规律’。 证明了地球是一个‘有机地球’,演绎了从孕震到地震的全过程,导变‘地球内部结构有机 变化规律’的终极目标,掌控地震的主动权,防止地震。
关键词:有机地球 ; 地核吸能规律 ; 地球内部结构的有机变化规律 ; 庞大蒸汽机;械能 ; 宏观研究 ;防止地震。
1、地球的诞生
傅承义《地球十讲》[2](P11) 中“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唯物辩证法 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 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 和互相影响着。’ 地球起源的研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自然界没有永恒的事物,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天体和地球也不例外 。… ”
[2](P12)“…二百年来地球起源的假说经过了多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反复过程。
近三十年来,许多人认为行星以前的物质原是低温的尘埃、气体和陨石物质的混合物。 以此为出发点,出现了不少新的假说,对地球起源的认识也有所深化。…不过它还有待发 展。”
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报道:考古学家推断,地球有 60 亿年的历史。60 亿年前宇宙 爆裂,形成了银河系、太阳系等星系。
综上反复探讨,在‘整体的宇宙 ’中,天体所含的各种物质就已经存在了,包括各 自的磁场(各天体的原有性)。在‘整体宇宙 ’中就相互吸引和排斥,进行着磁场运动, 促使整体宇宙的膨胀,导致宇宙爆裂,使各天体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自由的进行着磁场 运动,自由相互吸引和排斥,这样就形成了太阳系、银河系等各星系。由于它们各自的 质量不同,引力的大小不同,相互的作用不同,和它们自己特殊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 天体的运动规律,在各自的轨道运行。
比如说,太阳系的行星,是对太阳的能量磁场相互吸引,才遵循太阳自转引力的方向运 行。又因为它们相互的排斥力不同,而决定它们运行的距离。各行星的相互吸引力是很微弱 的。如果它们有相互吸引的作用时,它们就会以天体的大小,引力的强弱决定它们的主行星 和卫星,如地月系。
地球是在太阳系中具有独特结构的星球。(一)有大量的水。(二)有地核、地幔、地壳 的结构。而地幔上部是软流层(液性物质)。(三)地核有非常强大的引力。
2、地球的历史演变:
地球诞生后,通过历史记载,考古发现、记忆传说和推断等来了解地球之前的特别漫长 的早期历史。近几年考古学家发现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早在 1450 万年才有的。而人类的历史 记载,最早元谋人是在 170 万年前才有的。还不到 1 亿年。也就是说还有 59 亿年的历史是 空白。随着科学飞速发展,自然科学领域里的考古研究以及历史的.记忆传说的研究,这个 特别漫长的历史,答案将浮出水面。
根据‘地球气温考查记录 ’[3]显示地壳的传热力低的自然现象,和‘地核吸能规律 ’ 以及‘地球内部结构的有机变化规律’,来研究地球早期的 59 亿年历史的空白,演绎‘地 球历史负变规律 ’,可以设想地球诞生时是一个没有温度(相对)的冰球,没有空气,靠太 阳辐射,地核吸收;由于地壳传热力低,便要通过漫长的岁月才开始复苏,漫长的岁月冰雪 才开始融化,又经一段漫长的岁月地球才有了温度,每个新起点都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开始 具有汽化功能生成空气产生生物产生动物温度才持续升高达到温度高峰-形成锯 齿状演变。是地幔的高温汽化了软流层的液性物质,产生了高压气体,高压气体的持续膨胀, 引发了囫囵地壳的爆裂,形成了六大板块。(如图 1 所示)。
下面的论述可以证明这一事实:
人类祖先用许多巧妙的传说向他们的子孙描述了‘地壳爆裂 ’前后的各种自然变化。比 如‘后羿射日 ’的故事,科学敏感来分析这个故事,不难看出那时的地球就发生过‘先是高 温干旱,后来又变低了’这么一段自然现象。那时人们不但没有科学,可能连文字都没有。 于是为了记载这段历史和给孩子们的解释,塑造了神人“后羿 ”,才编了这个故事。但‘先是 高温干旱,后来又变低了 ’才是不变的事实。《史书》有‘天倾西北,地倾东南 ’的记载; 民间有‘盘古开天辟地 ’的传说,证明地球的巨大演变。‘陈香开山救母 ’的传说,是记述 ‘地壳爆裂 ’的第一反应,‘女娲补天 ’是为当时‘地壳爆裂 ’后释放含大量水蒸气的高压 气体,造成大雨暴雨频发的 9 年水灾的解释编的故事,才有历史的‘夏禹治水’。结合现代 科学家探险考察,有‘地下森林 ’、‘楼层式溶洞 ’、‘海底宫殿 ’、‘恐龙化石 ’的发现。 这些都证明了地球曾经有过一次非常大的自然变化。
我们结合‘水的汽化功能 ’和‘石灰岩通过水流形成溶洞 ’的自然规律以及上述的考古 和记忆传说证明:地球由于经历了一段很高的温度,将在囫囵的地壳内软流层的液性物质汽 化为极大的高压气体;引发了一次‘毁灭性的大地震—地壳爆裂’。与此同时释放了极大 部分的地能,地球温度突然变得寒冷,才进入冰川时代的。不是盘古劈的,也不是后羿射 的,地下森林是这个时候埋在地下的。地壳爆裂雨水进入石灰岩才形成楼层式溶洞和其它 多姿多彩的石花、石盆、石笋等溶洞。恐龙由于身躯庞大没有逃逸的能力而葬身地下。后 来又进入冰川时代,恐龙蛋也因此不能孵出小恐龙而灭绝。从此才有了六大板块。
随着板块的分裂,地能也只能以板块为蓄能区域,依然日积月累地积蓄地能,增加球温, 冰川才逐渐消退,进入温暖的现代。
上诉地球历史演变的因素是‘地球内部的有机反应’。
3. 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球体
傅承义《地球十讲》[2] (P179) 中提到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板块运动的动力来 源问题。有人提出过不同的假说,如地球膨胀、万有引力常数的变化,但都不能成立。讨论 最多的是地幔物质的对流。…但目前对地球内部的这两个因数都了解得不够,因此在理论上 也不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针对《地球十讲》的概述,我们从以下几个问题分别研究:
3.1 地核
地核是整个地球的核心部分(主体作用),它负责吸收和分化能量的作用(指挥作用)。地核这种作用的动力,就是地核的强大磁场引力在支沛这种功能。这种强大的磁场引 力(磁引作用),与其它磁场运动大同小异;相同的是吸引作用,不同的是它的磁场是广义 的,没有局限性;比如:地幔、地壳、水、动物、空气、温度、金属、非金属、太阳辐射、 万物等等;万有引力可以明确地核的磁引作用。并且具有向地幔转化温度并储存和“温度总 是由高温向低温传化”的规律传温的指挥作用。
3.2 地幔
地幔有把地核吸收的温度和与地核之间的高温向低温传化的温度储存在地幔的作用;并 遵循“在有外力的情况下,温度总是由高温向低温传化 ”的规律,把高温区的温度向低温区 传化(赤道与极地),达到地球内部温度基本平衡;并在地壳温度降低后作深部反馈。
地幔这种内部温度传化功能是在地壳传热力低,软流层传热率高的条件下形成的。
3.3 地幔上部的汽化层
地幔上部软流层的液体或液性物质,都具有独特的蒸发性质——‘汽化功能’。气体的 热胀冷缩又比其他物质要活跃得多;人们用这种汽化功能形成高压,发明了蒸汽机;制造了 第一辆火车。
地幔的高温使软流层的液性物质形成汽化层;气体长期受高温膨胀,产生了地能——板 块运动的动力。
3.4 岩石层与地壳;
地壳的分裂是随着岩石层的分裂而分裂的,并且能使地壳稳定、均衡的存在于软流层上, 证明了岩石层是高密度、高强度结构和地壳不可分割的在软流汽化层上的载体。
高密度的岩石层虽然能把地核吸收的能量传递到软流层,和反馈到地壳。而不能将软流 层经地幔高温汽化的气体排出地壳外,受地核引力的作用,反而将这种高温汽化的气体压在 它的下面;使气体产生了高压,形成了“庞大的蒸气机械能”。
由于地壳的传热力低,随着地核吸收温度和地幔内的反馈温度的往返,地壳有驿栈式的 储温作用。
3.5 板块运动与地震:
六大板块形成后,由岩石层作载体的地壳与地幔汽化层有正,负压的关系。
(1).由岩石层作载体的地壳受地核引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压为正压。
(2).地幔汽化层所负担这个压的压为负压。
(3).当它们之间这个压(正压和负压)成正比时(比值有待应用研究时以实际情况而 定),地壳处于静止状态。
以板块为单位的日积月累的高温汽化的高压气体使地能增加,负压加大,促使地壳运 动。负压越大,地壳运动愈剧烈,地震的震级越高。也就是说,日积月累的高压气体变成了 巨大的地能(盘古),升高了负压;负压抬起了地壳,逃出了地壳的禁锢,奔向自由的空间——这就是地震——‘地能就是地震的震源’。设地壳的压(正压)为 Z。汽化层的负压为 B。 静止压为 ZB。地震为 Y。那么地震形成的公式为:ZB ↑Z/B 时=Y。
下面的论述可以证明地球的有机反应
3.6 地球与大气温度分布的关系:(核日线的温度分布)
3.61 地核吸[1]能规律
傅承义《地球十讲》[2] (P76-P77) 中关于地球内部的能量和温度分布中指出:“地 球内部的能源和温度分布是地球的两个重要特征。它们与地球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也是各种构造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可惜现代科学对它们的说明还远不能令人 满意。问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有关地球深部的直接资料现在还掌握得太少,人们不得不借 助于有限的间接资料和地下浅层的观测,在一定的假设下作出理论上的估计,这样得到的结 论常常是不明确的”。
[2] (P85)‘从岩石一般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来看,只能有一小部份热流来源于地球上层 一、二百公里的厚度,其余的来源于更深的地方”。根据《地球、气温考查记、录(2)》 的变化反应,地核吸收太阳能量的机制表现有两大特点:
一是总体变化和局部变化。二是具有吸收温度和反馈温度两个方面。它的总体变化是地核吸 收太阳能量的变化,各层都必须无条件服从。局部变化是地壳内传和反馈温度的内部调节变 化。它们的变化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 2013 年 7 月 13 日的记录为例: (3:6:等为 时间段。T 为 8 米地表大气温度。F 为地表面温度。I、小 i、J、K 分别为地内 0.5、1、3、5 米的分层温度。数据显示—C 氏度。数傍标记—升降符号。)
它的总体变化表现 9:12:15:18:地核吸收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大气。T、F 表同时上升 5 度 左右时,地壳各层温度分别下降 0.3 和 0.2 度。辐射减弱时各层温度分别下降 0.2 和 0.1 度。
以‘温度近热源高,远热源低’的规律,在表面大气升高时,地壳温度也应同时升高,而 在这里却恰好相反——下降。这一现象就是‘地核吸能的总体变化’,原因是由于地壳传 热力低,不能将地核吸收的太阳辐射的温度及时向内传化,而只能用自身的温度向内转化 的温度下降趋势。它的阻滞温度 9:F33.5- T31.2=2.3。12:F38.2-T36.6=1.6。15:F36.1-T34.5=1.6。L 分别=2.3、1.6、1.6。(这里的阻滞温度仅 8 米的一部分)。
而 18:21:0:则是局部变化(包括 3:6:),太阳辐射转移后,进入地壳的温度向下 按“温度总是由高温向低温传化 ”的规律传温,使地壳温度自上而下的逐层升高。18:T、F 表向 I 表传温 0.5,21:继续向下分别传温为 0.9、0.4、0.4、0.3。0:向下分别传温为 0.4、0.2、0.1、0.1。而 3:6: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各层次的温度调节。二是向地表大 气反馈,达到温室效应的目的。
它的温度最低区向下转移至 5 米以下的 16 度左右,形成向下的地温梯度。总体趋势是 以向内吸收为主体的地温梯度变化(如下图)。
图 2 地核吸能向下吸收梯度显示图 历经 6 个月后 2014 年 1 月 13 就不同了。
0:T 表下降到 2.5,由 J、K 表向 I、小 i 表分别反馈 0.1,才维持表面温度 4.7。3:T 表降到 0.4,F、I 表同时上升向大气反馈后分别下降 1.9 和 0.1,这时地壳的深部反馈温度 分别到达 3:小 i、J、K 分别上升 0.1、0.2、0.3。6:T 表下降至-1.7,F 表下降至 0.8,I 表向大气反馈后下降 0.2,小 i 表反馈后维持原温。地壳的深部反馈,使 J 表 K 表分别上升 0.1,0.3.。9:地核吸收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大气,T、F 表同时分别上升 2.7、1.6。I 表仍 然处于向大气反馈和地核吸能向下传温下降 0.2。小 i 表维持。J、K 表分别向内转化 0.2、0.6。 12:T、F 表同时分别上升 4.8、7.9。以下各表分别向内转化传温 0.3、0.2、0.2、0.1。
15:T、F 表分别持续上升 5.8、8.7。以下各表分(别3)向内转化传温 0.4、0.3、0.2、0.1。
18:太阳辐射转移,地壳温度进入局部变化, F 表依次向下分别传温 0.3、0.1、0.1。K 表维 持。21:表面温度 F 向大气反馈和继续向下分别传温为 0.4、0.1、0.1 后下降 4.1 。K 表维 持。其中 I 表的温升来自外传内反馈的因素上升 0.4 。这是一个冬天里的晴天。虽然地壳温 度有向内向下传温的趋势。但任然比昨日分别下降 0.4、0.1 。K 表维持。由于温度持续向大 气反馈,温度最低区上升到地表面和大气,形成向上的地温梯度。是以反馈为主体的地温梯 度变化(如下图)。它的阻滞温度为 12:F10.3-T6.9=3.4 。15:F19.0- T12.7=6.3 。L 分别 =3.4、6.3。
图3 地核吸能向上反馈梯度显示图
《地球十讲》[2](P76-77)“地球表面上来自太阳的大量热能…只有极小一部分能 够穿透到地下很浅的深度, …在几百米深度以下,已经完全可以忽略地球表面温度的日 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从《德阳 3240 米深井 200 米深的表层水温》[4]2014 年 7 月 11 日连续晴天的温度 变化来看,200 米深的热辐射减弱,传热机制改变。本身温度比浅井的变化小许多,仅在千 分位百分位之内。但仍然显示地核吸能规律的内吸和反馈两个方面。如下表(基数 20.,数 据显示—C 氏度,小数)。
日 3: 6: 9: 12: 15: 18: 21: 0:
11 | 7854 | 786 | 7848 | 7849 | 7843 | 7865 | 7861 | 7859, |
12, | 7874 | 7851 | 7868 | 7871 | 7790 | 7777 | 7778 | 7790 |
13 | 7803 | 7773 | 7721 | 7686 | 7650 | 7674 | 7740 | 7732 |
14 | 7783 | 7814 | 7825 | 7839 | 7830 | 7836 | 7819 | 7842 |
15 | 7844 | 7894 | 7873 | 7872 | 7890 | 7871 | 7882 | 7893 |
16 | 7878 | 7894 7898 7905 | 7903 | 7890 | 7895 | 7911 |
18 | 7883 | 7886 7885 7900 | 7878 | 7865 | 7880 | 7848 |
11 日的基准温度随着地核吸能规律向内吸收,9:12:15:分别下降 0.0012,0.0011, 0.0017,辐射转移后,温度又回升,12.13 日同。14 日是冷雨天气下午晴天,它的内传表 现在 15:18:21:。15 日 15:是阴雨未显示。16 日是仅在 18:21:的晴天显示。
14 日以后地壳上温下传温度到位(不是井上气温),每日各时间段温度逐暂上升。虽 然只是微妙的变化,但这种循环往返的规律,仍然显示地球的有机反应。从 2014 年 1 月 1 日—9 月 1 日上升 0.0055.从 2007 年 5 月 9 日—2014 年 9 月 1 日,8 年上升 0.0604,平均 每年上升 0.00667。这些都证明了地核吸能和地球的有机反应。(但这只能是‘地核吸能 ’ 在地壳 200 米的吸收显示,不能作地球内部温度旳推算)如 1 月 18 日向上反馈温度下降至 7659。内吸上温下传至 7 月 18 日上升到 7916。9 月 1 日又逐渐下降至 7823 进入反馈阶段… 。 通过三年十多万次的记录,和德阳 200 米深水温记录,证明了‘地核吸能的规律性’。
3.62 地球与大气温度分布关系 (核日线)
《地球十讲》[2](P85)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和传热机制 1.岩石的传热机制 “ ….热 能如何能从地球深处传到地面是一个需要加以探讨的问题。前面曾经指出,温度梯度在几十 公里深度以下必然大幅度减小,否则地幔的温度会超过岩石的熔点。如果岩石只具有普通固 体的热传导能力,就不可能传出足够的热流。所以,必须探讨在地球内部的条件下,是否存 在更有效的传热方法(传热机制)能在较小的温度梯度下传出足够的热流。”
那么热能如何能从地球深处传到地面的呢?是地核的强大引力吸收太阳辐射形成的‘地 核吸能规律 ’,把几十亿年吸收的能量都储存在以地核为中心的地球内部,储存模式是遵循 ‘温度总是由高温向低温传化和转化的规律 ’储存的,地球的各层又都必须遵循‘地核吸能 规律 ’的吸收和反馈,进行内部调节,地球内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温度储存。所以能在较小的 温度梯度下传出足够的热流。
再从地幔软流层的汽化功能的‘汽化点 ’来分析,到一定的高温地震就会释放能量,所 以地球内部的温度并不是很高,不会超过岩石的熔点。
资料记载,核日线的温度分布有三高三低,即近核温度高,近地气温高,大气层表温 度高,温度高的特点是向心性增高。原因是与地核吸能的强大引力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造成 的。它的三低是太空空气稀薄气温低,平流层下气温低,地表温度低。结合三低综合研究。 如图 2 所示:
地球在系的公转轨道和自传与太阳辐射的垂直与偏角形成了赤道与南北两极的温 差关系
而地球在自转轨道中,自转的引力产生了‘地球风’——平流层。‘风 ’是降温的一种 行为。所以有近平流层温度低,远平流层温度高的现象。 从我国青藏高原的终年积雪高海 拔而论,比低海拔更接近太阳,以近热源温度高,远热源温度低的理论是不能解释。所以更 证明了青藏高原是最接近‘地球自转轨道’的风叶,它的积雪也是最近平流层的缘故。
平流层以上大气层表温度高。是平流层在下降温的负面作用加上平流层对地核吸能的干 扰,使部分辐射不能进入大气层而徘徊在大气层表所致。设大气层表的温度为 E。太阳辐射 为 A。大气层的温度为 T。徘徊温度为 J。那么它的公式则:E=(A-T/A)+A。J=A-T/A。A-J=T。
平流层下温度低,是平流层(地球风)在上的降温干扰加‘地核吸能’所致温度向心性 增高的表现。形成了平流层上降,地核吸能下吸的两极分化的温度最低区。
近地气温高,是地壳传热力低干扰了地核吸能的温度,导致大部分温度被阻滞在地表大 气,所以近地气温高。设地表面气温为 C 。进入地壳的温度为 N。阻滞温度为 L。进入大气 的温度为 T。那么它的公式为:C=(T-N/T)+T。C-T=N。T- N=L。
地表温度低是由于地壳的传热力低,向地核传的温度本不是很多,还必须在大气温度降 低后,遵循“温度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总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 ”(转化和传化是高温和低 温旳相互调节的功能)的原理,向大气反馈温度。形成地核内吸和向外反馈的两极分化,形 成地表温度最低区。(如图 2 所示。详情可参阅《地球气温考查记录》[3])。设地核的 温度为 O。吸收的温度为 N。反馈的温度为 U。那么它的公式为;O=N60 亿年–U60 亿年。
4 防止地震
‘地核吸能→地幔储温→地幔的高温汽化了软流层的液性物质→ 形成了汽化层→ 岩石圈受地核引力的作用使气体产生高压→ 形成庞大蒸汽机械能-就是板块运动的动力 →促使地壳运动→ 形成地震’。这就是‘地球内部结构的有机变化规律 ’。也是地震的 成因机制。
根据轻清者可以上浮,重浊者可以下沉的原理。我们在板块倒‘凹 ’形的顶端,(即板 块水平制高点)钻上一个或几个直达汽化层的孔,便能直接把地能—高温汽化的高压气体— 震源,提到我们的眼下、手中。并用金属管装上‘监测系统 ’的测温、测压以及其它化学测 试仪表。并设多个排气阀门。通过监测系统可以随时掌握地球汽化层的气温、气压指数的震 源信息。根据这些指数寻找正压与负压的正比值,进入‘控制系统’。开启适当的排气阀门, 进入‘供暖系统’,地壳就处于静止状态,地震就不会发生了。
由于我们控制了汽化层的气温、气压,除了能防止地震外,也能改善地球温度持续上升, 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5 结束语
在第一次发布地震预报就憎恨地震,开始了地震的研究,唐山地震已是感性阶段,由于 种种原因放弃。
5.12 大地震,再次激发了我对地震的憎恨,研究进入理性阶段。在 2015 年完成了《关 于预测预报防止地震的宏观研究》的基础研究。心情非常激动,恨不能马上防止地震,加上 学术知识的匮乏,没有顾及领导和老师的感受,出现了过激的行为,深感愧疚,在此真诚地 向大家道歉,对不起!!!希望能够谅解。
在首篇《关于预测预报防止地震的宏观研究》面市以来,承蒙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 四川地震局张永久老师,中国地震局李世益老师,以及四川地震杂誌吴江老师的指导,才有 今天的成绩。在此深表谢意!
原稿言词粗简、目标不明、层次不清很费解,在此表示歉意。现重新修改整理,希望大 家理解,并请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是感。
注[1]由于本人出生在阶级社会的地主家庭,在政治活动之外,没有良好的学习机会受过高等教育, 学校生活在民中﹑农中一年半结束。所以知识只能从读书圈内获得。故无学位。以后找德阳地震局合作, 他们说拿不出研究经费,不要也不行。所以未曾立项,故无项目编号。
引用文献:
注 [2] 傅承义。《地球十讲》[M]。《科学出版社》。1976 年。文献号:13031 ·466.标识码 *。
注[3] 黄纯忠。《地球、气温考查记录》。[G]2013——2015。本站位于东经 104.46 度,北纬
30.57 度。已由中江防震减灾局发地震网。
注[4] 德阳市防震减灾局《德阳 3240 米深井 200 米深的表层水温》[G]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