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新型举国体制之“新”
2024-10-0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周文

提问:付剑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请问,如何理解新型举国体制?

解读:周 文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竞争和创新成为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主要内容,国家利用产业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并逐渐成为大国竞争的角力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要。
   

 什么是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是可以被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所采纳的一种特殊的协作形式,本质上是一种围绕国家和政府的顶层设计,以重大战略目标任务为导向的、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国家治理方式。
  在实践中,“举国体制”应用范围实际十分广泛,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领域已有过鲜明的实践。对我国而言,如古代长城和大运河等宏伟工程的修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弹一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的载人航天工程等都可视作举国体制的直接体现。再比如,苏联在20世纪中叶发挥举国之力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完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载人航天任务等。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外,举国体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也有所应用,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等,日本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项目、“第五代计算机”研发等鲜活案例。虽然举国体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系统的组织形式与表现形式不同,但无不表明举国体制可以跨越社会制度的界限,从而被不同国家根据其国家战略需求所采纳。
 

 实施新型举国体制的缘由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技术封锁、贸易摩擦等不断升级,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从创新的技术体系来看,可分为一般性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原创性与颠覆性的特点,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处于关键性、决定性的重要位置,具有链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键作用,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是实现国际分工跃升的关键所在。一般性技术创新对生产力的推进作用是渐进式的,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够带来生产力的爆发式增长。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必须依靠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具有复杂程度高、目标任务重、影响范围广、要素投入多、协作难度大等特点。因此,需要依靠面向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进一步突破现有体制能力范围,实现集结创新资源、突破组织边界、打破利益壁垒、破除制度藩篱,从而降低创新风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新型举国体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创新形式,既不同于中国过去现代化进程中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各类资源的举国体制,也不同于依靠放任自流的自由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被赋予了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的全新历史任务,彰显了我国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新型举国体制“新”在哪里


  新时代下新型举国体制被赋予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的核心任务,新型举国体制既沿袭了传统举国体制的核心内涵,同时又产生出兼具时代性与发展性的新特征,其“新”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关键核心技术”两大关键词上。从其内涵来看,新型举国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政府与市场等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既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因此,新型举国体制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创新形式,是新型生产关系的体现。
  具体来看,其“新”表现在:一是新在组织模式,相较于传统举国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应用,新型举国体制创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更加强调市场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作用,在资源配置上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相统一,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新在目标任务,明确新型举国体制在推进国家战略实施中的有效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体现,肯定了新型举国体制在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领域的关键作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集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三是新在参与主体,对比过去举国体制的参与主体由国家主导、政府调控,新型举国体制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府、企业、高校等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四是新在实施条件,从被动转向主动,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创新中统筹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协同互动,从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将其效用最大化。
  新型举国体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上不同于完全由市场机制所决定的纯市场化创新,也不同于传统举国体制强调政府的单一力量。新型举国体制真正要发挥作用,关键还是在于能够“有效动员”,其中所要处理的实质性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一是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发展战略目标,政府如何从宏观层面发挥顶层设计作用?二是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同部门、不同主体、不同产业间的有效协同?三是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如何在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前提下,平衡好不同主体的利益?事实上,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举国体制中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因此,新型举国体制要切实发挥作用,必须加快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下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能够实现有限创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实现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与高效配置,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力。另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下能更好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统筹协调作用,统筹好国家利益与各类经营主体利益,引导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力朝着目标任务迈进。由此,在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下,新型举国体制能更好发挥制度优势与市场优势,以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双轮驱动模式,最大限度高效配置资源助推生产力跃迁,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从而真正发挥作用。
  同时,我国在实施新型举国体制过程中要注重两方面。
  一方面,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发挥党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新型举国体制的成功实施需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就必须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一是在党的领导下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二是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另一方面,有长效运作的体制机制,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康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要久久为功,在基础材料、核心工艺、关键零部件等关键性难题的攻克上往往需要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进行成千上万次实验才能实现成功。因此,需要不断打通束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堵点卡点,畅通新型举国体制实施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制度创新支撑科技创新。第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第二,形成宽容失败、敢于创新的环境,通过建立科技项目风险预警机制等体制机制,为技术产品的改进提供广阔的试错平台,从而加快形成大胆创新、勇于进取的良好创新氛围。

政策解读

热门话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战略合作章程
Copyright © 2024 中国经济法制报社
主管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发改委国际经济发展促进会
总部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新媒体大厦20号楼
京ICP备2024077443号-1 运维单位:汇晟传媒 (北京)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