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市场75年:从全面管制到争取全球定价权
2024-10-07    来源:中国黄金报     作者:王蓓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和消费国,其黄金市场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国家经济体制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刻变化。从早期计划经济下的严格管制,到如今全面开放、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的金融体系,中国黄金市场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型。


同时,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在全球黄金市场中的角色也逐步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向全球金融市场输出“中国价格”,传递“中国声音”。



蜕变:从严格管制到全面市场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黄金市场大致可分为全面管制、统购统配和全面市场化三个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黄金实施严格的管控。黄金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被主要用于外汇储备和紧急国际支付,黄金的市场流动需要申请和配额,市场流通受到严格限制。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个人不得购买或交易黄金,整个市场基本处于封闭状态。
在统购统销制度下,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内的黄金资源实行全面统管,个人不得购买或交易黄金,黄金被视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仅用于满足国家需要。
从1982年恢复黄金饰品市场,到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黄金管制逐步取消。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在这波改革浪潮中,黄金市场的管控也开始松动。1982年是中国黄金市场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国家允许个人持有少量黄金饰品,这是黄金市场逐步开放的信号之一。尽管当时黄金仍以实物形式为主,交易渠道也极其有限,但这为后来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黄金市场逐渐放开。1993年,国务院下发文件,明确对当时的黄金实行统购统配,但未来将对黄金市场的管理逐步推行市场化。在此期间,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黄金饰品需求不断增加,黄金市场开始逐步发展。
中国黄金市场的真正市场化开始于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正式运营

图片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标志着我国黄金市场“统购统配”体制的结束,实现了国内黄金生产、消费、流通体制的市场化,黄金市场迎来了大发展时期。黄金交易品种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随着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运营,国内的黄金生产、消费和流通开始通过市场化机制运作。黄金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从实物黄金扩展到期货、金融衍生品等多种形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的黄金市场逐步与全球市场接轨,投资渠道和方式多样化,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市场直接参与黄金交易,黄金成为金融资产配置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变革: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黄金市场


我国黄金市场目前已形成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黄金期权交易,商业银行场外交易市场(OTC)为主的多元交易体系、多层次市场格局。其中,上海黄金交易所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现货交易所,上期所是仅次于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全球第二大黄金衍生品市场。

上海黄金市场涵盖主板和国际板两大市场,形成了竞价、定价、询价、金币、租借和ETF六大交易板块,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全功能的市场体系。这使得中国黄金市场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从跟随到超越,更在交易品种的多样性上走在全球市场前列。
上海黄金交易所逐步形成了涵盖主板和国际板两大市场,融竞价、定价、询价、金币、租借和ETF六大板块于一体的多层次、全功能市场体系。这使得中国场内黄金现货交易市场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从跟随到超越,更在交易品种的多样性上走在全球市场前列。
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不仅优化了黄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填补了黄金期货市场的空白,也为实体企业提供了重要的风险对冲工具。
作为对黄金期货的有效补充,2019年12月20日,黄金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进一步丰富并完善了我国黄金期货衍生品市场体系。同时,黄金的投资维度也得到了提升,投资者不但可以交易黄金的价格,也可以交易黄金的波动性和时间价值。随着黄金衍生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定价机制变得更加高效、透明和公平,有助于完善国内的黄金市场结构。
2013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推出了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产品,作为首批产品之一的华安黄金ETF于7月29日正式上市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且成本较低的黄金投资方式。
2023年10月16日,永赢黄金股ETF正式发行,成为我国首只申报、首只发行的投资于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的ETF,弥补了国内投资于黄金股的ETF品类空白。目前国内已陆续上市了多只黄金股ETF,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把握黄金投资机会的资产配置工具,能够通过ETF参与黄金产业链的投资。
我国黄金市场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
2024年上半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2.98万吨(单边1.49万吨),同比增长39.77%,成交额双边15.49万亿元(单边7.74万亿元),同比增长68.48%;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8.01万吨(单边4.01万吨),同比增长34.74%,成交额双边35.67万亿元(单边17.84万亿元),同比增长58.58%。2024年上半年,尤其是进入3月份以后,黄金价格上涨较快,交易量环比大幅上升。
2024年上半年,受金价上涨提振,国内黄金ETF持有量上升至92.44吨,较2023年底61.47吨增长30.97吨,增长幅度为50.38%,是2013年7月国内黄金ETF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国内商业银行在黄金市场中的角色也愈发重要,形成了覆盖零售、对公和金融市场的贵金属业务体系,涵盖场内黄金业务和场外自营黄金业务、境外黄金业务,场外自营黄金业务主要包括账户金、实物金、黄金理财产品、黄金租借和境内黄金衍生品。
从产品的服务供给来看,目前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实物类、交易类、融资避险类和投资理财类四大类产品体系,以交易类产品提升盈利能力,以融资避险类产品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以投资理财类产品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满足了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
中国黄金市场已经从实物黄金交易扩展到金融衍生品交易,并构建了全球极具活力和深度的黄金交易体系。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黄金市场将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崛起:迈向国际化,输出“中国价格”


今天的中国黄金市场,已经成为可与伦敦、纽约并驾齐驱的全球重要黄金交易中心。长期以来,伦敦和纽约分别主导了全球的黄金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但近年来,随着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黄金市场在全球黄金交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长期以来,伦敦黄金市场被视为全球黄金现货交易中心,其黄金定价被广泛用作国际黄金价格参考;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黄金期货和期权交易则为全球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渠道。近年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展迅速,于2014年设立国际板,扩大了其在全球黄金市场中的影响力;于2016年推出了“上海金”集中定价机制,为全球黄金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公允、可交易、可信赖的人民币黄金基准价格。
上海黄金交易所于2014年9月18日启动了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作为境外投资者进入我国黄金市场的唯一途径,已成为重要的离岸黄金交易中心。国际板按照“交易双向开放、资金封闭运行、实物分区交割”的建设原则,引入境外机构和离岸人民币资金参与我国黄金市场交易,实现了境内外黄金市场的有效联通。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中发出“中国声音”,上海黄金交易所在2016年推出“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为首个以“人民币元/克”为计价单位的黄金现货合约。“上海金”定价业务,是指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平台上,以1公斤、成色不低于99.99%的标准金锭为交易对象,以人民币元/克为交易单位,通过多轮“以价询量”集中交易的方式,在达到市场量价相对平衡后,最终形成“上海金”人民币基准价格。
“上海金”定价机制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参与者结构较为丰富,参与者包括定价成员和提供参考价成员,涉及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国内外产用金企业,参与范围广泛;
二是定价过程公开透明,该定价机制并没有设置类似于“伦敦金”定价机制中的定价主席角色,而是由定价交易系统完成,定价过程全程记录、公开透明;
三是清算交割方式高效便捷,该定价合约由上海黄金交易所作为中央对手方,进行场内集中净额清算,能够降低违约风险,提高清算和交割效率。
随着国际化的推进,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持续增强,逐渐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极为重要的黄金交易中心。其黄金现货交易规模连续17年位居全球首位。国际板的交易规模也大幅增长,国际会员数量从2014年的40家增至2023年的106家,覆盖了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机构。
不仅如此,上海黄金交易所不断丰富其产品体系,国际投资者可以交易的品种从黄金扩展到白银,交易模式也从竞价交易发展到竞价与询价的协同交易模式。为增强全球市场联动性,竞价产品的交易时段从2019年6月起延长至每天13小时,而询价产品的全天交易时间延长至8小时,基本覆盖了全球主要交易时段。
2019年8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一带一路”“黄金之路”项目首笔“黄金租借+珠宝加工”业务成品在深圳完成交接及复出口流程,这标志着“黄金之路”业务新模式顺利实现。为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中国黄金市场国际化进程,2019年,上海黄金交易所联合国际会员推出“黄金之路”项目,拟通过模式创新和流程再造,全新打造国际板“黄金租借+珠宝加工”业务,探索与“一带一路”国家黄金市场合作新模式。
2023年,豫园珠宝参与“黄金之路”项目,采用“黄金租借+珠宝加工”的业务模式,实现了与其他国际会员的黄金加工、黄金租借业务的首次合作,打通了国际板黄金租借方、合作方、供应链企业及豫园珠宝内部的资金结算渠道和出海项目套保全链。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黄金市场逐步迈向国际化。在全球黄金市场中,中国的影响力持续上升,逐步从全球黄金市场的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未来,随着中国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创新,中国将继续在全球黄金交易和定价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黄金市场格局的深刻变革。


一线观察

热门话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战略合作章程
Copyright © 2024 中国经济法制报社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发展促进会
总部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新媒体大厦3号楼
京ICP备2024077443号-1 运维单位:汇晟传媒 (北京) 有限公司